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意昂体育
热门搜索:
你的位置: 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紧随丁俊晖之后,奥沙利文退出英国赛,网友调侃:10万英镑伤身体

产品展示 点击次数:159 发布日期:2025-10-07 21:44

斯诺克还是“秀诺克”?当一场球赛的胜负,不再取决于母球走位,而是取决于球员有没有录完宣传视频、走过红毯、回答完媒体的花边提问时,这项运动的底色,是不是已经被悄悄改写了?

我们总说奥沙利文是“火箭”,可现在他更像是个“精准制导系统”——不是打不准球,而是挑得准赛事。9月16日,英国公开赛还没开打,世界台联官网一纸退赛公告,奥沙利文的名字被史蒂文·霍尔沃斯顶替。理由?老配方:“健康原因”。这已经是他本赛季第二次临阵退赛,此前武汉公开赛如出一辙,再往前数,冠军联赛、英格兰公开赛,他连报名都懒得动一下。丁俊晖没报,大家唏嘘;奥沙利文不报,球迷笑出声:“火老师又‘病’了,懂的都懂。”

但问题来了:一个能顶着高原反应跑去西藏打商业赛、一边吸氧一边秀左手击球的男人,真的“健康堪忧”吗?更别提他在沙特大师赛复婚不久就轰出两杆147,状态爆棚拿亚军——感情一稳定,杆法就精准,心理学家都忍不住分析:“婚姻安全感能让击球稳定性提升18%。”可这才两个月,怎么又“病”了?难道爱情buff有时效?

其实,奥沙利文的“病”,早就不在身体,而在赛程。真正让他转身走人的,不是奖金高低那么简单,而是那些藏在比赛背后的“隐形任务”:红毯要走三遍,采访要录五条,品牌活动排到赛前两小时,赛后还得微笑合影半小时。职业球员?不,现在更像是被包装的“体育艺人”。一场本该专注对抗的比赛,硬生生被拆解成三天的公关行程。等他终于站上球台,脑子早被各种流程榨干,哪还有心力去算那颗黑球走几度角?

这背后,是一场斯诺克正在经历的“娱乐化内卷”。低奖金赛事为了拉流量,拼命加码场外活动,试图把球员变成网红;可顶级选手偏偏不吃这套——你让我来,就得让我打球,不是来当综艺嘉宾。于是,奥沙利文用脚投票:西安大奖赛,冠军17.7万英镑,外加全封闭赛制、极简流程,他大概率会去;英国公开赛,10万英镑封顶,还要“配合宣传”,对不起,“身体不适”。

这种“精准退赛”像不像一场无声抗议?他不骂人,不发声明,只是默默退赛,用缺席表达不满。而这一举动引发的蝴蝶效应,却让整个巡回赛生态开始倾斜:高奖金赛事挤破头,低级别比赛门可罗雀。年轻选手本指望借奥沙利文的名气蹭点曝光,结果门票卖不出去,赞助商撤资,赛事干脆缩水。这不是一个人的任性,而是一整个体系的失衡。

有意思的是,球迷不仅不怪他,反而更爱他了。为什么?因为在澳门表演赛上,他能笑着用左手把观众逗乐;在香港,他蹲着给小朋友签半小时名,不催不躁。这些“不职业”的瞬间,反而让他显得真实。在这个人人都在经营人设的年代,奥沙利文的“反套路”成了最大的人设——他不装,他就是斯诺克的“活化石”,一个50岁还敢说“不想打就不打”的老炮儿。

可我们真的该一直宽容下去吗?如果顶级球员可以凭心情选择赛事,那巡回赛的公平性何在?积分体系会不会变成“奖金筛选器”?当“健康原因”成了万能借口,裁判、对手、观众的时间,是不是也被当成可消耗的资源?

下一站,西安曲江竞技中心。10月7日,灯光亮起,奖杯闪着金光。所有人都在等:那个红衣服的身影,会不会出现?如果他来了,我们会说“爱情修复了状态”;如果他又退了,大概又会有人说“西安空气不够养人”。但或许真正的问题是——我们是不是也该问问,到底是谁,把一场斯诺克比赛,变成了一场“健康保险”的兑付现场?

当球员的出场,取决于赛事值不值得,而不是他能不能打,这项运动的纯粹,还剩多少?

产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