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美国非农新增数据大幅低于预期,且前值出现断层式下修,反映出劳动力市场需求侧降温幅度快于供给侧,彻底点燃了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的强烈预期。
与此同时,美联储官员的表态也释放出宽松信号,全球流动性改善的脚步似乎近在咫尺。
而对于港股市场而言,尤其是对利率环境高度敏感的恒生科技指数,这一变化或将成为重要的催化剂。当前,恒生科技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景气度逐步修复。
若美联储降息周期再度开启,恒生科技能否上演“大象起舞”?
(图片来源:华夏基金制作,2024年9月18日,美联储为“达成最大就业和2%的通胀目标”宣布降息50个bp,恒生科技指数也开启一轮反弹修复)
01
9月降息或板上钉钉?
2025年8月1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了2025年7月的非农就业数据,显示美国就业市场出现明显降温迹象。数据显示,7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仅7.3万人,远低于彭博一致预期的10.4万人。同时,5月和6月的非农就业数据累计大幅下修25.8万,分别调整至1.9万人和1.4万人,下修幅度为2020年5月(-64.2万)以来最大。
这一报告彻底改变了市场对美国就业市场的判断,从此前的稳健转为明显疲软,导致金融市场剧烈波动,美联储降息预期也随之大幅升温。
与此同时,美联储官员的近期发言进一步为降息预期的升温注入了强心剂。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称,基于就业市场走软迹象及关税未引发持续通胀的现实,降息时机已迫近。尽管美联储连续第五次维持4.25%-4.50%利率不变,但其强调"不能再无限期等待",虽未承诺9月降息,但将每次会议均视为潜在政策调整窗口。戴利强调,在9月决议前将密切观察劳动力市场和通胀关键数据,其政策立场保持弹性:若通胀回升或劳动力市场反弹,降息幅度可能少于两次;但若劳动力市场持续疲软且通胀无溢出效应,则需准备实施超两次的降息操作。。
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也在非农数据和官员表态的双重推动下迅速攀升。根据CME FedWatch Tool的最新数据,9月议息会议降息25个基点(BP)的概率已超90%,显示出市场对政策转向宽松的强烈信心。
(数据来源:CME FedWatch Tool,截至北京时间2025-08-05下午1点)
国内机构方面,华泰证券分析指出,7月非农报告显示就业市场在4月以后明显降温,考虑到关税8月或将进一步上行,企业雇佣意愿仍位于低位,驱逐非法移民还在加速,非农可能还将维持偏弱水平,联储面临的降息压力或进一步上升,维持9月首次降息,年内降息2次的判断。
长江证券认为,往前看,就业市场的走软给了美联储充足的降息理由,加之近期美国贸易谈判进度加快,关税不确定性降温,通胀前景趋于明朗,若通胀未出现超预期上行,9月降息将是大概率事件。
02
恒生科技或深度受益?
从宏观视角来看港股市场的运行逻辑,自90年代后期以来,港股的表现可以拆分为分子端和分母端两个核心驱动因素。
分子端主要受到内地经济基本面的支撑,因为在港股上市的大部分企业主营业务扎根于中国内地市场;而分母端则更多由全球海外流动性决定,这与港股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密切相关,吸引了大量海外投资者的参与。
因此,港股市场的波动往往受到国内外双重因素的影响,海外利率环境的变化尤为关键。从海外投资者的视角来看,恒指的定价公式可以用下式表示: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加速流入港股市场,成为推动市场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南向资金年内累计净流入港股高达8668.42亿港元,创下年度净流入额的历史新高。这一现象反映了内地投资者对港股市场的信心不断增强。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07-31)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港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具有高度国际化背景,海外资金的流动性和利率环境对港股的分母端影响更为显著。因此,美联储的利率决议往往成为影响港股市场走势的关键变量。一旦美联储释放宽松信号,全球流动性改善或将外溢至港股市场。
在港股的各大板块中,科技板块尤其是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因其高弹性和对利率环境的敏感性而备受关注。科技板块对中美利差转向的反应更为迅速,当海外流动性环境趋于宽松时,科技股往往能够率先受益于资金回流和估值修复。
一旦美联储启动降息周期,市场流动性改善将为科技板块注入强劲的向上动能。
此外,科技企业通常具有较高的成长性和创新属性,在低利率环境下更容易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或进一步放大其受益程度。
综上所述,美联储一旦再度开启降息,全球流动性环境趋于宽松,港股市场分母端或将持续改善,恒生科技更是有望深度受益。
无论是从资金流动的角度,还是从板块特性和市场弹性的视角来看,恒生科技都有望在新一轮降息周期中展现出更强的上涨潜力。
03
恒生科技:景气修复+估值低位的交集
近期,部分机构指出,港股科技板块正处于景气修复+估值低位的交集中,且市值占整体港股接近1/3,更适合机构投资者“高切低”布局。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08-04)
从估值角度看,截至2025年8月4日,恒生科技指数的最新估值(PETTM)为21.55倍,处于指数自2020年7月27日发布以来约20.42%的估值分位点。这意味着当前估值低于指数发布以来79%的时间,处于历史相对低估的区间。恒生科技指数以高弹性、高成长为主要特性,在估值低位的基础上,其向上的潜力值得关注。
同时,8月中报季即将拉开帷幕。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中的部分互联网龙头企业,因外卖等局部业务竞争加剧,市场对其2025年上半年的盈利预期普遍不高。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投资者对这一悲观情绪已提前反映在股价中,即市场已对其进行了“price·in”。
因此,中报的披露或更多起到确认作用,对股价的进一步下行压力有限,当前估值反而显现出一定的性价比。
(以上信息来源:《华泰证券-策略周报:市场回调带来结构性机会-250803》、《光大证券-策略周专题(2025年7月第3期):当前该追涨,还是寻找补涨?-250726》、《华泰证券-策略深度研究:香港资产重估进入新阶段-250723》、《华泰证券-海外中资股2025中报业绩预览:中报盈利预期的配置线索-250801》、《长江证券-7月美国非农就业数据点评:就业走弱,降息只快不慢-250802》、《华泰证券-宏观动态点评:7月非农大幅下滑,重申9月降息预测-250802》)
相关ETF
1、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SH):支持T+0交易。
标的指数为恒生科技指数,兼具硬科技与新消费属性:
1)硬科技:恒生科技代表了中国AI核心资产,成分股深度聚焦AI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其中阿里、腾讯、小米、美团、中芯国际、联想等有望成为中国科技股“七巨头”;
2)新消费:恒生科技超一半权重在电商零售、汽车、家电、消电、旅游等可选消费板块,包含“蔚小理”、小米、联想等硬件厂商,携程、同程等OTA平台,以及海尔、美的等家电龙头。
(场外联接A/C:013402/013403)
2、恒生互联网ETF(513330.SH),支持T+0交易。
标的指数为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聚集互联网平台经济,涵盖了腾讯、阿里、美团、快手、百度、京东等大型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巨头权重占比高达90%,前五大成分股占比超60%,锐度高,指数AI含量高达97%,DeepSeek含量达86%,是投资者布局AI+互联网核心资产的好工具。(联接A类:013171;联接C类:013172)
下滑查看风险提示↓
来源:wind,华泰证券、光大证券、长江证券等,截至2025.8.4,
风险提示:个股不作为推荐。指数表现不代表产品业绩,二级市场价格表现不代表净值业绩。
上述基金风险等级为R4(中高风险)。以上基金属于股票基金,风险与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
投资者在投资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上述基金为ETF基金,投资者投资于上述基金面临跟踪误差控制未达约定目标、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成份券停牌等潜在风险、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变更的风险、基金份额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折溢价的风险、申购赎回清单差错风险、参考IOPV决策和IOPV计算错误的风险、退市风险、投资者申购赎回失败的风险、基金份额赎回对价的变现风险、衍生品投资风险等。
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观点仅供参考,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科创板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会面临科创板机制下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包括但不限于科创板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波动较大的风险、流动性风险、退市风险等。
港股及海外相关基金为境外市场证券投资的基金,主要投资于对应证券市场中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
跨境基金还面临汇率风险、境外市场风险等境外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 跨境ETF实行T+0回转交易机制资金运作周期缩短,可能带来短期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