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3年,李敏陪着毛远志去见毛主席,毛主席见到毛远志就说:“远志啊,我可想你了。”这话里头有个很感人的故事。毛远志是毛主席唯一的亲侄女,她小时候过得不容易,老跟爸爸毛泽民分开,还当过童养媳。好在1938年,在爸爸的安排下,毛远志去了延安,跟伯父毛主席团圆了。从那时起,毛主席就像亲爸一样疼她。可命运就是喜欢捉弄人,毛远志又失去了爸爸。这样一来,她和毛主席就更亲近了。但奇怪的是,毛远志好像不太想提跟毛主席的关系。到了毛主席70大寿时,他们才好不容易又见了一面。这几十年的情谊背后,到底还有啥不为人知的事儿呢?
【一、磨难童年:毛远志的成长之路】
乱世烽火照征途,世事多变带忧伤。1923年,毛远志在韶山冲来到了人世,出生时国家正面临大难。她的爸爸毛泽民已是共产党员,跟着毛主席投身革命浪潮,家里只剩下她和妈妈相互依靠。小小的毛远志,在炮火连天的日子里,度过了她的童年时光。
1926年,大革命形势不好,反动派疯狂杀害共产党员和他们的家人。为了保护老婆孩子,毛泽民狠心跟妻子王淑兰离了婚。可没想到,坏事一桩接一桩,王淑兰很快就被抓进了监狱,6岁的女儿毛远志也跟着遭殃。一直到1930年红军打下长沙,母女俩才被救出来。但那时候兵荒马乱的,他们一家三口都失去了联系。为了活下去,王淑兰没办法,只能把远志送到别人家当童养媳。这家人穷得很,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当毛远志的日子快过不下去的时候,1937年,这事儿终于让她的父亲毛泽民知道了。他赶紧写信给党组织求助,想把女儿接回延安。经过一番努力,1938年,毛远志终于历经波折到达延安,和伯父毛主席再次相见。这一分别,可是整整12年啊。
毛主席见侄女来了,高兴得不得了,特意让她去延安鲁迅小学上学。毛远志知道家里穷,读书机会难得,所以特别用功。只用了一年时间,她就学完了小学的所有课程,后来被调到军委二局当机要秘书。
【二、初遇伯伯:延安时期的快乐日子】
1938年,多亏了党组织的努力帮忙,12岁的毛远志好不容易来到了延安。这一路走来,真是历尽千辛万苦。当她走进杨家岭时,一眼就看到了身材魁梧的亲伯父毛泽东站在那里。毛主席看到自己的侄女经历了这么多危险终于到来,高兴得不得了。他特地赶了很远的路,来亲自欢迎她。
毛远志从小就知道伯父是个大英雄,心里特别崇拜他。现在终于见到了,她忍不住眼泪哗哗地流。毛主席温柔地安慰她,关心地问这问那,还仔细询问她一路上的经历,给她讲起了家乡的新变化。慢慢地,毛远志不那么拘束了,和伯父变得像亲兄妹一样亲。
毛主席虽然肩挑革命的大担子,但对侄女的疼爱可没少。听说她连字都不认识,主席立刻拿起笔,写下几个大字,耐心地引领她走上了读书的路。在他的细心教导下,毛远志慢慢下定了要好好学习的决心。没过多久,她就进了延安的鲁迅小学开始上学了。
毛远志家里穷,所以特别珍惜上学的机会,学习特别努力,一点都不偷懒。不到一年的时间,她就把小学的课程都学完了。毛主席看到她这么爱学习,心里很高兴。后来,毛远志就被安排到军委二局去做机要秘书的工作。这个工作虽然不大,但是很重要,得时时刻刻都小心。毛远志特别细心,每项任务都完成得认认真真。
在伯伯的细心照料下,毛远志慢慢长成了一个朴实无华、勤劳稳重的姑娘。虽然没能和父母在一起,但她在延安找到了新生活,感受到了家的温馨。她勤奋学习,给革命事业筑牢了根基,还和伯伯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这份友情将流传久远。
【三、父女获知惨痛消息】
1944年,在陕北根据地的一个平常会议上,15岁的毛远志遭遇了生命中最为沉重的打击。那天,负责开会的余建新不小心说漏了嘴,告诉毛远志一个悲惨的消息:他的父亲毛泽民,早在1935年就牺牲在了西路军的游击战中。
这个坏消息像一块大石头,猛地击中了毛远志的心。她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旋转,腿也软了,眼前一黑,整个人就倒了下去。等她再睁开眼,脸上已经满是泪水。小时候,她虽然跟着父亲到处跑,但真正和父亲待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现在听到父亲永远离开的消息,对她来说就像天上打了个响雷,让人难以接受。
毛远志心里难过极了,感觉活下去都没意思了。毛主席听到这个消息后,也非常伤心,不停地叹气说:“泽民为了国家牺牲了,真是国家和人民的一大遗憾。”泽民活着的时候,一心一意为了革命事业奋斗,他是我最贴心的同志和朋友。他虽然英勇地走了,让人非常难过,但他留下了革命事业,还有女儿远志。我会把远志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不会偏心。
为了让侄女心里好受点,毛主席深情地对毛远志讲:远志啊,你爸爸为了革命丢掉了性命,是个大英雄。从今往后,我来照顾你、教你做人,一直到你长大。你得坚强起来,不辜负你爸爸的期望,接着为革命出力。
听了伯父的劝解和宽心话,毛远志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紧紧抱着主席。她从主席那里体会到了像爸爸一样的疼爱。自那以后,主席就真的像爸爸一样,对毛远志关心得无微不至,把她当作自己的亲闺女。
【四、战后年代的别离与重逢】
1949年,新中国诞生了,全国上下一片欢喜。毛远志真是走运,她亲自经历了这个超级重要的时刻,心里头别提多激动了,立马就加入了建设新中国的队伍。没过多久,她就被安排到中央政府机关去上班了。虽说她和伯父毛主席在同一个地方工作,可两个人都忙得团团转,能碰面的次数其实并不多。
1950年,毛远志的生活里迎来了一件大喜事。有个年轻人向她表达了爱意,而这年轻人可不简单,以后会是共和国的重要领导人物之一,他就是李敏。这事儿传到毛主席耳朵里,他亲自出面给侄女把把关。经过一番考察和了解,毛主席觉得李敏为人诚实、行为端正,是个靠得住的革命后代,能给侄女带来幸福。所以,毛主席很高兴地答应了这门亲事,还亲自为侄女举办了一场热闹的婚礼。
可是没多久,新中国刚建立那会儿,国内政治局势挺紧张的,建设任务一大堆,特别不容易。毛远志和李敏都被安排到全国各地去干活,夫妻俩分隔两地,见面机会少得可怜。就算偶尔都在北京,也因为太忙,难得见上一面。
到了1963年,毛主席已经70岁了,他想好好庆祝下自己的生日。所以,他自己出钱请客吃饭。毛远志侄女一听说这事儿,就特别上心。因为她好久没见到伯父了,心里特别想念,那种想亲近家人的感觉一下子就出来了。于是,她就拉着丈夫李敏,一起去见了好久不见的伯父毛主席。
毛远志一出现在毛主席跟前,主席就开心地笑了起来。他温柔地问:“远志,怎么好久没来看我了,我可真挺想你的!”毛远志一听这话,心里五味杂陈,眼睛慢慢湿润了。这么多年来,伯父的疼爱一直让她心里暖暖的。现在终于又见到了,她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儿了。
【五、世纪之谊永恒传承】
1976年9月9日,伟大领袖毛主席离开了我们,大家都沉浸在深深的悲伤中。对毛远志而言,这是她这辈子最难过的时候。她从小就和爸爸分开,在延安时,是伯父像爸爸一样疼爱她。可如今,伯父也走了,她又一次经历了失去至亲的巨大痛苦。
在悲伤的日子里,毛远志经常会回想起和伯父在一起的那些时光。她深深地印象里,每到农历生日那天,毛主席都会安排人送来温馨的祝福。就算他们分隔两地很长时间,主席也从没落下过这个特别日子的问候。到了节日,毛远志还会带上朋友,一起去主席的墓地,满怀敬意地缅怀伯父。
一直到离世,毛远志都从没在大家面前说过自己是毛主席的亲戚。身为主席的家人,她做人做事都很低调,从不和人争抢什么。不过,她心里一直非常尊敬和爱戴自己的伯父。每次只要有关于毛泽东的讲话或者书出版,她都会亲自去读,好好品味一番。
有人问毛远志,为啥到现在还没写自己的回忆录。她回答说:“伯父可是为了全中国人民连命都不要,我哪能写出啥惊天动地的事儿来。”从这里就能看出,她对伯父是多么谦虚和尊敬,简直就像望着高高的山一样敬仰他。
毛远志这辈子,真是经历了不少大风大浪。她碰到了好多难关,但好在有伯父的帮忙,让她能开始新生活。毛主席对她特别好,就像对自己的女儿一样。他们之间,建立了一份深深的理解和长久的友情。这份特别的感情,给毛远志带来了长久的安慰,也让大家看到了毛泽东这位伟大人物的高尚品德和强大人格。
#百家说史# #6月发文冲刺#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