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意昂体育
热门搜索:
你的位置: 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印度用人民币买俄油,必和必拓低头:定价权变天了?

新闻动态 点击次数:133 发布日期:2025-11-21 13:45

你可能没注意到,最近国际贸易圈里发生了件挺有意思的事。印度那边最大的炼油厂,现在买俄罗斯的石油,直接掏人民币结账。这事要搁三年前,你跟人这么说,人家准当你是在讲段子。更有意思的是,就连一向强势的澳洲矿业巨头必和必拓,现在也乖乖接受人民币结算了。这背后到底发生了啥?

说起来,这事得从去年中国跟必和必拓那场“硬碰硬”的谈判说起。当时气氛那叫一个剑拔弩张,双方围着铁矿石价格扯来扯去,谁也不肯退一步。必和必拓仗着自己是全球数一数二的矿业公司,张口就要涨价15%,一副爱买不买的架势。中国这边呢,咬死了每吨80美元的价格线,说啥也不松口。

你猜接下来怎么着?中国矿产集团直接下了死命令,让国内企业暂时别从必和必拓那儿进货。这一招够狠,必和必拓的股价当天就往下掉了4.8%。澳大利亚总理赶紧出来表态,说对这事“感到失望”,但话说回来,矿还是得卖啊。为啥?因为中国一家就吃下了全球七成的铁矿石进口量,这买家你得罪得起吗?

再说说印度那边的事。印度炼油厂改用人民币买俄罗斯的油,可不是脑子一热就干的。你算算账就明白了,这么操作下来,印度一年能省下126亿美金。美国那边虽然施压,让印度别跟俄罗斯做生意,但人家印度一算成本,还是觉得继续买划算。俄罗斯那边呢,收到美元或者阿联酋迪拉姆,还得倒腾一圈换成人民币,再换成卢布,多麻烦。直接收人民币,省事又省心。

这里头的门道,其实就是一个“方便”。印度人精明着呢,他们发现用人民币结算,能绕开好多麻烦事。汇率损耗少了,关税也能避开一些,最关键的是交易速度快。过去用美元走一圈,银行审核啥的能拖好几天,现在用人民币,基本上当天就能到账。

说实话,这种变化在十年前压根不可能发生。那会儿提起国际贸易结算,大家第一反应就是美元。矿卖给你,得收美元;油卖给你,也得收美元。整个游戏规则都是人家定的,咱们只能跟着玩。可现在不一样了,局面正在一点点改变。

中国这边早就看透了,坐等挨宰不是个事儿。从2012年开始,咱们就着手搞自己的铁矿石交易所,一步步建立起自己的价格指数体系。到了2025年,直接推出了港口现货人民币基准价格,把过去那套被矿企操控的普氏指数给绕过去了。你说这是不是釜底抽薪?

更绝的还在后头。几内亚那个西芒杜铁矿,今年11月正式开始往中国发货。这矿有多牛?每年能产出1.2亿吨的高品位铁矿石。啥概念?就是以后咱们手里的选择多了,不用死盯着澳洲那几家矿了。

你可能不知道,澳洲那些矿企成本其实低得吓人,开采一吨铁矿石才花19美元,转手卖给中国能赚一百多美元的差价。中国的钢厂呢?利润率连1%都不到,辛辛苦苦干一年,钱都让人家赚走了。这种日子过得憋屈不憋屈?

现在风向变了。人民币结算的比例已经涨到了25%,有人预测明年可能突破40%。铁矿石只是个开头,天然气、大豆这些大宗商品也开始试着用人民币交易了。这就像推倒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后面的连锁反应慢慢就来了。

印度那边选择用人民币,说白了就是图省事、图实惠。矿企肯收人民币,也是因为中国市场太大了,不做这笔生意太亏。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去年靠中国市场赚了200亿美金,现在形势倒过来了,得看中国的脸色行事。必和必拓最后也妥协了,同意四成的现货交易用人民币结算,价格也比他们最初要的低了一大截。

这里头还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中国不光在谈判桌上硬气,手里的牌也越来越多。几内亚那边的铁路,是咱们自己出钱修的,就为了把西芒杜的矿石顺利运出来。国内这边呢,废钢回收的量已经超过两亿吨了,炼钢的时候可以少用铁矿石。你看,这就叫“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澳洲那些矿要是价格还往上蹿,中国还有其他地方的矿可以选。

有人可能会问,这事对普通人有啥影响?影响大了去了。铁矿石价格降下来,钢材成本就降了,盖房子、修桥梁、造汽车,成本都能往下压。你买房买车,最后兜里能多留点钱,这不就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吗?

说到底,这事就是个“谁手里钱多谁说了算”的游戏。过去矿企仗着美元结算体系,稳赚不赔,价格想怎么定就怎么定。现在中国用市场规模倒逼他们让利,一点点把定价权拿回来。不管是印度买油,还是铁矿石谈判,用人民币都是为了绕开那些条条框框,减少中间损耗。

澳洲的矿商态度再强硬,没有买家也是白搭。你说你矿质量好,可人家有其他选择了,你还能硬气得起来吗?这就跟菜市场买菜一个道理,这家不便宜,我换一家就是了。只不过这“菜”是铁矿石,这“市场”是全球贸易罢了。

现在回头看,这一系列变化其实都在悄悄发生。印度用人民币买油,澳洲矿商接受人民币结算,看起来是一桩桩独立的事,实际上都指向同一个方向——国际贸易的规则正在改写。过去那套“美元独大”的玩法,慢慢有点不灵了。

这里面还有个值得琢磨的地方。中国并没有逼着谁必须用人民币,只是把选择权摆在那儿。你用人民币交易,流程顺畅,成本低;你不用,那就继续走老路子。结果怎么样?大家一算账,还是人民币合适,自然就改了。这就叫“市场自己会说话”。

有些人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引起某些国家不高兴?这担心多余了。做生意讲的是你情我愿,谁都想省钱省事,这是人之常情。印度又不傻,能省126亿美金,干嘛要跟钱过不去?俄罗斯也一样,收人民币比倒腾好几道手续方便多了,何乐而不为?

从更大的角度看,这事其实是个信号。中国在全球贸易体系里的话语权正在变强,不是靠喊口号喊出来的,是靠实实在在的市场规模和交易量争取来的。你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买家,是最大的石油进口国,手里有这些筹码,说话自然有分量。

必和必拓那次妥协,其实给整个行业上了一课。你可以强硬,可以坚持,但市场规律谁也违背不了。中国不买你的矿,你股价就得跌,股东就得闹。到最后还是得回到谈判桌前,该让步还得让步。

未来会怎么样?我觉得人民币在国际贸易里的份额还会继续涨。不是因为谁强推,而是因为用着确实方便。企业都是要赚钱的,哪种方式成本低、效率高,自然就选哪种。就像当年美元取代英镑一样,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过程肯定不会一帆风顺。既得利益者不会轻易放手,各种博弈还会继续。中国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市场做好,把交易体系完善好,让用人民币结算真正成为一个“优选项”而不是“备选项”。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一个道理:在国际贸易这个舞台上,实力说了算。你有庞大的市场,有完整的产业链,有持续增长的需求,话语权自然就来了。印度用人民币买油,澳洲矿商接受人民币结算,这些都只是开始。往后看,可能还会有更多国家、更多企业加入这个行列。

你觉得这种变化会持续多久?五年?十年?还是会成为一种长期趋势?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咱们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