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意昂体育
热门搜索:
你的位置: 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河南新蔡县一事业单位招聘被疑“萝卜岗”后续:由“领导定的”到“人社局正式致歉”,引发网友追问

新闻动态 点击次数:181 发布日期:2025-11-22 04:10

10月21日凌晨,一条“大专不限专业,本硕层层设卡”的招聘公告截图被微博用户@驻马店小事晒出,#新蔡县萝卜岗#话题迅速蹿红;

23日,涉事单位回应“领导定的”火上浇油;27日09:07,新蔡县人社局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情况说明,正式致歉并取消全部专业限制,县委同步责成县纪委监委对该岗位设置过程进行调查。

短短六天,舆情完成“质疑—发酵—反转”三连跳。

下面我们一起来进行梳理。

一、21日凌晨:一张截图引爆"倒金字塔"争议

10月21日00:56,微博用户@驻马店小事在"驻马店超话"发布三张图片:2025年驻马店市事业单位联考岗位表、新蔡县招商服务中心管理岗要求、以及一份自制对比表格。核心争议点被红圈标出——

大专学历:不限专业;

本科:限10个具体专业(经济学类、法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等);

研究生:仅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4个门类。

"学历越高、限制越多"的罕见操作,让不少网友瞬间联想到"因人设岗"。

截图经多次转发,#新蔡县萝卜岗#话题阅读量于21日12时突破6000万,21日18时破亿,成为当日驻马店区域最热词条。

由于话题发酵,部分考生致电驻马店市人社局,值班人员统一回复"已记录,正在核实",但未给出实质结论。

二、23日上午:一句"领导定的"火上浇油

10月23日09:30,深圳广电《第一现场》栏目播出报道,标题为《招聘要求"倒金字塔"?》。

节目拨通新蔡县招商服务中心办公电话,工作人员语出惊人:"这个招聘条件是我们领导根据岗位需要定的,不是给某个人特设。"

该表述被剪成13秒短视频,23日中午冲上抖音热榜。

网友情绪迅速从"质疑条件"升级为"质疑程序"——"领导一句话就能推翻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

截至23日20时,12345热线驻马店区域共接到相关投诉187件,是平日呼入量的6倍。

三、24日—26日:官方静默期的暗流

10月24日至26日,新蔡县与驻马店市两级人社、纪检、招商系统进入"静默期",除23日晚通过市人社局官微发布一句"正在调查"外,再无新信息。

舆情监测显示,这期间出现两条"小道消息":

一是"某县领导之子恰好专升本且专业对口",

二是"去年同岗因条件苛刻被否决,今年改头换面再上马"。

经记者多方核实,两条信息均无法提供权威信源,故仅作背景呈现,不作为事实引用。

可以确定的是,24日起,县人社局已口头请示市人社局"是否同意修改岗位条件",但尚未得到正式批复。

#热点观察家#

四、27日09:07:人社局正式发文致歉

10月27日09:07,新蔡县人社局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情况说明》,全文如下(节选):

近日,新蔡县招商服务中心招聘岗位专业设置不当一事引发关注,我们深表歉意。经研究,该岗位学历专业调整为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及以上毕业生,不限专业。县委已责成县纪委监委对该岗位设置过程进行调查,并对招聘进行全程监督。

推文同时附修正后的岗位表截图,公告编号、岗位代码与原文件保持一致,仅删除"本科限10个专业""研究生限4个门类"两行字。

情况说明发布10分钟,阅读量破万,成为该县官微年度最热推文。

五、27日10:28:央广网转发,舆情二次冲高

10月27日10:28,央广网客户端在首页轮播区转发《河南一事业单位招聘被疑"萝卜岗" 官方致歉:责成纪委调查》,标题与县人社局推文基本一致,但在导语新增一句"据央视网消息",代表事件进入央媒视野。

同条稿件被新浪、腾讯、网易等商业门户置顶,微博话题#官方通报萝卜岗事件#新增阅读1.1亿。

舆情监测曲线显示,10:30—11:00出现第二波峰值,关键词云从"道歉"转向"追责",网友追问集中在四点:

1. 谁首次提出"倒金字塔"限制?

2. 专家论证意见是否走过场?

3. 复审环节为何一路绿灯?

4. 若查实违规,将如何处理责任人?

六、县纪委已介入,调查细节仍待官方通报

据央广网10月27日10时28分报道,新蔡县纪委监委已就“萝卜岗”争议启动调查程序,调查人员于当日上午赴县人社局调取涉事岗位的全套申报材料,包括用人单位首次提出的专业限制条款、县商务局初审意见、县人社局复审记录以及三名专家签署的论证表。

报道援引现场工作人员说法,材料已编号入档,调取过程全程录像,“确保证据链完整”。

目前,初核组正围绕“谁提出、谁签字、谁把关”三个环节展开谈话,计划15个工作日内形成是否立案的初步结论。

不过,截至发稿,县纪委监委官网及官方微信公众号尚未发布正式调查通报,具体进展仍以权威渠道后续披露为准。

八、待解四问与制度反思:道歉只是逗号,改革才是句号

公开致歉虽然暂时平息了舆情怒火,却远未给事件画上句号。

公众首先想知道,“倒金字塔”式专业限制最初由谁提出,是否在会议记录或申报表上留下书面痕迹;若仅以“领导口头指示”解释,便等于承认“人治”可以凌驾于制度之上。

其次,三名专家签署的论证表必须全文公开,以证实“专业限制确属岗位必需”还是“走过场”。

第三,县人社局复审环节谁最终签字“同意”,是否受到外部干预,将直接决定问责的落点。

第四,一旦查实违规,究竟适用哪条纪律法规,会否点名通报,将检验道歉的含金量。

更深层面看,事件再次暴露基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三缺”:

缺阳光,条件酝酿过程不公开;

缺制衡,人社部门既当审核员又当运动员;

缺代价,过往多数“萝卜招聘”以“取消岗位”收场,个人很少被追责。

新蔡县若能借此次“高成本”舆情,建立“岗位条件听证+专家意见同步公示+纪委提前介入”的长效机制,或许才能把“坏事”变“好事”。

对考生而言,他们期盼的不是一次性的“不限专业”,而是一条不问出身、只问实力的公平赛道;

对政府而言,每一次“例外”都可能成为压垮公信力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们将持续关注县纪委监委的后续通报,也期待更多区县把公开招聘真正关进制度的笼子,让“领导定的”不再成为特权挡箭牌。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