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万万没想到,他刚对中国卡脖子的手,突然就变成了给自家企业递呼吸机的手。上周美国政府突然解除了对华人工智能芯片的禁售令,英伟达的H20芯片能卖到中国了。英伟达CEO黄仁勋今年第二次跑到北京,亲自送上这份“大礼”。有外媒形容黄仁勋当时的状态像中了彩票,可转头他就对记者说了句掏心窝的大实话:“过去这几个月,我每天睁眼都感觉公司快倒闭了。 ”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就在今年四月,特朗普还信心满满地对中国电动车、锂电池、芯片加征关税,摆出一副要把中国制造业逼到墙角的架势。他身边那帮幕僚当时信誓旦旦地判断:中国人要么立马服软,最多象征性抗议几下。
结果五月份一记重拳直接砸得白宫眼冒金星——中国宣布对稀土磁体实施出口管制。这场面简直像武侠小说里的点穴功夫,不偏不倚戳在美国工业的命门上。在美国商务部备案的企业名单里,密密麻麻躺着汽车巨头、导弹制造商、核磁共振仪生产商。
当时就有美国工厂流水线因为缺货开始停工。要知道全美93%的进口稀土磁体来自中国,突然间需要企业上交客户名单、技术参数,否则别想拿到货。
美国制造商的仓库眼见着就要见底,急得在华盛顿天天游说。憋到六月,形势突然松动。当月美国海关数据显示,从中国进口的稀土磁体暴增七倍,濒临断炊的工厂终于续上命。但美国企业刚喘了口气就发现,中国发来的供货合同里夹着新条款:买方必须定期提供采购用途说明,还得开放工厂接受审查。
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形容这是“饿不死也吃不饱”的精准控制。而真正揭开美国软肋的,是二十七家美国企业七月初的集体“自救行动”。苹果、通用、亚马逊这些行业龙头,直接组团降落在北京机场。他们绕开美国政府,和工信部官员关起门来谈了整整两天。
内部流出的备忘录写着最直白的需求:“确保稀土材料稳定供应”,后面还划了三个感叹号。有个参会代表私下说:“白宫打贸易战,凭什么让我们当炮灰?”
这些企业太清楚中国市场意味着什么。英伟达去年在华销售额暴跌八成,股票市值蒸发两千亿美元。美国放宽芯片禁令的当天,英伟达股价立刻暴涨14%。黄仁勋在上海接受采访时,半开玩笑地指着背后商场里华为昇腾处理器的广告牌说:“现在满大街都是竞争者,我们睡觉都得睁只眼。 ”
芯片博弈的荒诞剧还不止这一出。特朗普刚宣布解禁H20芯片,转手就签署新禁令,要求全球代工厂封锁华为昇腾芯片的产能。波士顿咨询的报告悄悄给这种操作起了个名字:“旋转门式制裁”。美国芯片设计企业高层在闭门会议里抱怨:“总统的决策比纽约天气变得还快,我们刚被批准卖货,又被告知不准代工中国芯片,这不等于刚踩刹车又猛打方向盘?
真正的转折出现在七月十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降落在首都国际机场,这位特朗普的亲密盟友连发三条推特:“我们要让合作取代对抗”。
三天后,美国破天荒撤销了对五家中国半导体企业的制裁。英国金融时报嗅到信号,头版标题直接点破:“当美国航母在南海徘徊时,它的商务部长正为解除中国稀土禁令讨价还价”。战场另一端,中国海关总署的电脑屏幕正跳动着新数据。
随着关税交锋降温,七月太平洋航线上预订到美国的集装箱突然激增300%,美国零售巨头拼了命在圣诞节前补库存。长滩港堆积如山的集装箱上,“Made in China”的标签在加州阳光下明晃晃的耀眼。
此刻最受煎熬的恐怕是五角大楼。国会要员们发现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导弹产线告急,因为部分特种钢材依赖中国原材料。七月十六日美国国会现场,有将军对着镜头擦汗:“F-16V的生产线,有三分之一的零件供应链岌岌可危。
会议室的墙壁上挂着中美战略矿产分布图,那些标红区域连成锁链形状的线条。当特朗普在佛罗里达高尔夫球场挥杆时,他的经济顾问正焦虑地盯着制造业数据。
六月份美国采购经理人指数掉到47.8的枯荣线以下,企业库存周转率跌至十五年最低点。白宫经济政策主任在备忘录里用加粗字体警告:“如果再失去稀土进口,全美三百二十万工人将被迫休假。
欧洲人趁机来了招趁火打劫。德国企业为了能顺利拿到中国稀土,痛快交出了生产流程数据。法国则放出消息要和内蒙古稀土厂合建加工基地。看着这些场景,美国商务部的特使在谈判桌上把咖啡杯捏得吱呀作响。
最戏剧性的画面发生在深圳盐田港。七月中旬的烈日下,满载稀土磁体的货轮鸣笛起航。码头工人看着万吨巨轮破浪西行,他们手里的发货单上清晰印着四个英文字母:USAM(美国陆军装备司令部)。几乎同一时刻,白宫官网悄无声息更新了公告——特朗普总统计划九月访问北京。
#热点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