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7日,美国和欧盟宣布达成贸易协议,美国将对欧盟产品征收15%的关税,感觉欧盟也算认栽了。之前,美国还发函给欧盟,宣布从8月1日起对欧盟商品加征30%的关税,但在谈判过程中,美国实际上答应将这个比例降到15%,表面上看似是让步,其实是在原本关税的基础上又上调了几个百分点。据烽火前站掌握的情报显示,美国对欧盟的平均税率是13.5%,这说明美国一方面通过虚晃一招,在关税上压了欧盟一把,另一方面在其他方面也是强硬施压,迫使欧盟作出一些妥协。
据外媒披露,欧盟承诺向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还答应购买美国价值7500亿美元的商品,另外,欧盟也得向美国开放市场。虽然没有详细提到欧盟对美国的关税政策,但从欧盟承诺开放市场的情况看,很多产品在关税上享受了“零关税”的待遇。这次的角逐中,欧盟算是最大输家了。美国利用虚假的“对等关税”手段,直接敲诈欧盟,结果欧盟的软弱态度,让本该顺畅进入美国的产品,普遍被加征了15%的关税。
对于这个15%的关税问题,代表欧盟委员会跟美国总统会谈的冯德莱恩在27号不遮不掩地说,能谈到15%关税,欧盟委员会已经是勉强把能争取的都争取了,这话其实也道出了欧盟的无可奈何。面临美国那股强硬劲,欧盟一点底气都没了,只能硬着头皮把15%的额外关税咽下去,顺带还得掏腰包大买美国货,从工业制造到能源一样都跑不掉。就连不少外部观察都觉得,这一通加税下来,美国摆明还要削弱欧盟的竞争能力,美国人确实小有收获,欧盟的处境只剩无言的尴尬。
此前欧盟还扬言要对美国进行报复,不过看到美国拿出了15%的友好关税后,欧盟就选择了让步退让,因此才有了后来承诺投资和购买美国商品的决定。在俄乌冲突期间,美国已经从欧洲赚了不少好处,因为欧洲自己不从俄罗斯买石油和天然气,反倒让美国趁机敲诈了欧洲一番。现在欧洲得再让出一些,让利给美国,除了开放市场欢迎美国产品之外,还放弃了对美国高科技企业实施的“数字税”。这轮博弈下来,欧盟真是赔了不少。
对美国来说,欧盟市场的开放是个大好机会,毕竟欧盟的规模达20万亿美元。现在欧盟已经采纳了美国的汽车工业标准,这样一来,美国的汽车就能轻松进入欧盟市场,但这也会对欧盟本土的汽车产业带来冲击。欧盟内部对这个协议的反应挺激烈的,多个成员国都公开表达了反对,实际上欧盟委员会的决定伤害了整体利益,也暴露出欧美关系其实很不平等。欧洲一些国家也纷纷批评欧盟委员会,比如德国的经济界就指出,随着美国展开关税战,欧盟的经济总量可能会出现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