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意昂体育
热门搜索:
你的位置: 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日本专家叫嚣海空战力碾压中国?中方:不过是“自信”假象!

意昂体育介绍 点击次数:121 发布日期:2025-08-20 21:09

近期8月18日,日本一位军事评论员在一篇文章中宣称,未来中日冲突主要集中在海上,日本的海空战力明显占据上风。此话一出,立刻引来不少议论。中国网友对此说法付之一笑,日本网友则调侃这位专家是否被军火商收买。

这番论调与其说是客观评估,不如说是一场精心构建的叙事。本文将深入剖析这套“自信”话术背后的逻辑谬误与深层意图。我们将要剖析的,不仅是纸面上的实力对比,更是这套“自信”话术背后的逻辑谬误与深层意图。

明星装备的假象

日本的军事自信叙事,常常聚焦于那些引人注目的“明星装备”,比如F-35战斗机和“大鲸”级潜艇。这种将军事实力简化为单一平台性能的比较方式,实际上掩盖了其在现代化作战体系对抗中的结构性劣势。

在海战方面,日本军事评论员曾吹嘘“大鲸”级柴电潜艇的独到之处。这款潜艇号称拥有世界领先的静音性能,水下续航能力也十分突出,理论上能够做到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靠近目标区域。

然而,日本潜艇面对的现实是中国海军的反潜体系早已今非昔比。中国海军的055型万吨驱逐舰,搭载了先进的声呐系统和反潜导弹,单舰就能覆盖数百平方公里的反潜搜索范围。

中国海军还拥有075型两栖攻击舰、071型船坞登陆舰组成的两栖编队。此外,遍布西太平洋的反潜巡逻机也构建了强大的反潜力量。日本潜艇即便能够“偷偷摸摸”靠近,面对的也是由卫星、雷达、声呐和空中平台构成的立体反潜网络,想要突破极为困难。

日本自卫队的“出云”级直升机驱逐舰,虽然被外界称为“准航母”,但与中国海军的三艘航母——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相比,存在显而易见的差距。福建舰是全球首艘电磁弹射航母,舰载机出动效率远超日本。

中国航母编队通常配备055型驱逐舰、052D型驱逐舰、093型核潜艇,形成“攻防一体”的体系化作战能力。日本航母舰载机只有F-35B,数量有限。同时,日本航母缺乏核动力舰艇支撑,远洋作战能力堪忧。

日本专家还曾提到“宙斯盾”系统是日本海战的核心优势。中国海军的055型驱逐舰同样搭载了“中华神盾”系统,并且通过实战演练不断优化。今年,中国海军在南海演习中展示了“饱和攻击”战术,用多批次反舰导弹同时打击假想敌舰艇编队,直接让日本的“宙斯盾神话”破灭。

空战迷思与无人机威胁

空战领域,日本专家的“自信”更多来自F-35战斗机的数量。他们宣称已采购147架F-35,足以抵消中国歼-20的代差优势。但现实情况是,他们的设想过于乐观。

歼-20的数量和质量已经超出预期。到明年,中国空军的歼-20数量将突破300架,并且新批次已配备更先进的航电系统和电子战设备。相比之下,日本的F-35采购进度缓慢,且受美国出口限制,部分机型甚至需要美军授权才能升级软件。

日本飞行员与美军联合训练的“高超战术素养”传闻,更多停留在纸面。中国空军近年来通过“红剑”演习和“金头盔”竞赛,实战化训练水平显著提升,歼-20在对抗中屡次展现“一机克敌”的实力。

同时,日本航空自卫队的主力战机——F-15J和F-2,早已服役超过30年。F-15J的雷达和电子设备落后,面对歼-16、歼-10C的信息化作战体系,几乎毫无胜算。F-2战机的性能更弱,甚至难以对抗中国空军的三代机。

日本专家口中所谓的“四代机对四代机”,实际上中国空军的四代机数量是日本的10倍以上。歼-20的隐身能力和超视距打击能力,让日本的“宙斯盾”防空系统形同虚设。

在今年珠海航展上,中国展出的“攻击-11”隐身无人机和“彩虹-7”高空无人侦察机,让外界意识到中国在无人作战领域的领先优势。一旦发生冲突,中国空军可以动用成百上千架无人机实施“蜂群战术”,直接瘫痪日本的雷达和通信网络。这种非对称打击手段,是日本自卫队无法应对的。

战略短板与地缘困境

如果说海战和空战还能有所争论,那么在导弹和能源领域,日本的优势几乎为零。中国火箭军的东风系列导弹,尤其是东风-21D和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堪称“杀手锏”。这两型导弹的射程覆盖整个西太平洋,且具备高超音速突防能力,能够轻易突破日本的“爱国者”-3和“宙斯盾”反导系统。

今年,中国在南海实弹演习中,用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模拟打击关岛美军基地,直接让日本专家哑口无言。日本自卫队的“战斧”巡航导弹,虽然射程超过1000公里,但数量仅400枚,且生产依赖美国授权。

日本没有战略核潜艇,无法实施二次核反击。一旦爆发大规模冲突,中国的东风-41洲际导弹可在10分钟内抵达东京,而日本连像样的反制手段都没有。

日本这个岛国95%的能源依赖进口,石油和天然气运输线全部经过马六甲海峡。中国海军的055型驱逐舰和093型核潜艇,早已具备封锁海峡的能力。明年5月,中国就在南海实弹演习中展示了“东风快递”打击海上移动目标的能力,直接让日本的能源命脉接近“裸奔”。

政治野心与同盟束缚

日本专家总爱强调“日本是小国精兵”,但现代战争拼的不是“精”,而是“量”。中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战时可以快速动员数十万军工产能。日本的军工企业高度依赖美国供应链,一旦断供,甚至连子弹都造不出来。

更关键的是,从东北到西南,从沿海到内陆,中国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战略转移和物资储备。日本国土狭小,东京、大阪等大城市几乎无处可逃。近期,中国军方发布《反分裂国家法》白皮书,明确指出“台湾问题牵动亚太安全格局”,暗示一旦台海生变,日本将首当其冲成为“牺牲品”。

日本专家的“自信”,很大一部分来自对美日同盟的依赖。明年7月,美日菲首次举行三方领导人峰会,明确将中国列为主要“挑战”。美国承诺向日本提供更多F-35战机和“战斧”导弹。

但历史经验表明,美国在亚洲的盟友常常被视为工具。去年,美国在菲律宾部署濒海作战团时,就曾引发菲律宾民众抗议。如果中日爆发冲突,美国很可能会优先保护自身利益,而非无条件支持日本。届时,日本自卫队的“宙斯盾”舰队或许会被美军调走,留给日本的,是一个毫无防御能力的“空壳”。

这场关于“谁更强”的舆论造势,其根本目的并非进行严谨的军事分析。它服务于日本国内摆脱战后束缚、推动军事正常化的政治议程,并为其在亚太地区扮演更积极角色制造舆论基础。

近期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80周年纪念日时,首相石破茂前往靖国神社供奉。今年,他在经济极为低迷时,却罕见地将军事预算扩张至60%。日本国内极右翼数量疯涨,甚至有日本议员表示,已经拥有制造现代核武器的能力。

去年,基辛格曾预言日本可能在2028年前后拥有核武器。如今看来,日本拥有核武器的步伐可能提前。无人机的部署也弥补了日本在军用无人机上的不足。这些动作一环扣一环,很难让人不怀疑其真实意图。

《德国之声》曾经提出过一个问题,尽管日本是世界上唯一在宪法中写入“放弃战争”的国家,但如今这是否意味着日本战后和平主义的终结?最终答案或许从日本自卫队的各种行为中就能看出,他们始终没有忘记军国主义思想,各种极端右翼思维长期活跃在民众心中。

清醒的现实主义

日本专家的“海空更强论”是一种选择性失明的乐观主义。它建立在对单一装备的迷信之上,忽视了体系对抗的现实,回避了非对称打击的致命威胁。这背后是深刻的政治焦虑与野心。

中日之间的力量对比,早已不是甲午战争时期简单的船坚炮利之争。中国在工业潜力、战略纵深、技术自主和体系建设上的全方位发展,决定了任何试图通过局部优势挑战整体格局的幻想都将破灭。

真正的安全,源于对现实力量的清醒认知与和平发展的共同愿景,并非沉溺于虚构的“自信”叙事。

意昂体育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