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术作为我国传统中药材中的大宗品种,其种植效益备受关注。根据2025年市场行情和种植实践,一亩白术从种植到销售的整体收益呈现较大波动性,主要受产量、品质、市场供需及加工方式等多重因素影响。以下是综合分析: 一、成本投入构成1. 种苗成本:当前白术种苗价格约30-50元/公斤,每亩需种苗200-300公斤,仅此一项投入就达6000-15000元。浙江磐安等主产区采用"术栽"育苗方式,成本相对可控。2. 土地整理:包括翻耕、起垄等基础作业,亩均支出约500-800元。白术忌连作,新垦地需额外土壤消毒费用。3. 田间管理:肥料投入约800-1200元(需重施有机肥),病虫害防治药剂300-500元,人工除草采收等劳务费2000-3000元。4. 采收加工:鲜货烘干成商品需煤电成本约1000元,若采用现代热泵烘干设备则成本翻倍。合计每亩综合成本约1-2万元,机械化程度高的平原地区可控制在1.2万元左右,山区人工成本可能突破2万元。
二、产量与产值测算1. 常规种植:生长期2年,亩产干品300-400公斤。按2025年7月亳州药市行情,统货价格65-80元/公斤,优质选装货可达100-120元/公斤。对应毛收入: - 统货:400kg×70元=2.8万元 - 选货:350kg×110元=3.85万元2. 高产模式:河北安国部分种植户采用"一年生"栽培法,亩产可达500公斤,但药效成分含量略低,价格下浮20%左右。3. 鲜货销售:云南文山等地直接出售鲜白术,亩产1.5-2吨,2025年产地收购价10-12元/公斤,产值约1.5-2.4万元,适合加工能力不足的散户。
三、关键效益变量1. 品质溢价: - 含量达标的无硫熏制品价格比普通货高30% - 通过GAP认证的基地产品可获15-20%品牌溢价2. 灾害风险: - 根腐病可导致减产50%以上 - 2024年河南产区涝灾使平均亩产下降40%3. 加工增值: - 自行切片加工可提升价值20-30% - 电商直销比药材市场批发利润高15-25%
四、区域差异比较1. 浙江磐安:传统道地产区,干品亩产值稳定在3-3.5万元,但土地流转成本高达2000元/亩/年。2. 安徽亳州:采用"公司+农户"模式,订单种植保底价60元/公斤,扣除成本后净利约1-1.2万元/亩。3. 湖南平江:新开发产区,因生态环境优良,有机白术售价达150元/公斤,亩收益可达4万元以上。五、市场趋势研判1. 受2023版《中国药典》提高含量标准影响,劣质白术价格持续走低,优质优价特征明显。2. 随着中药配方颗粒需求增长,大型药企自建基地比例提升,订单农业逐渐成为主流。3. 2025年国家中药材储备计划启动,对达标白术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市场波动幅度收窄。
六、理性种植建议1. 新手建议先试种3亩以内,掌握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2. 与正规药材市场或加工企业签订保底回收协议3. 关注"白术-玉米"轮作等高效种植模式4. 投资烘干设备需谨慎,可联合5户以上共同建设加工中心当前形势下,规范种植的白术亩净利润约0.8-1.5万元,高于普通农作物但低于部分经济作物。建议种植户密切关注中国中药协会发布的月度行情报告,合理把握采收时机。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新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后,符合GAP标准的基地产品将获得更大利润空间,这也预示着中药材种植正逐步向标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