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阿根廷总统米莱所在的自由主义党,在包括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在内的全国地方选举中,大面积输给了反对派联盟,作为对米莱执政水平的首次重大民意考验,米莱输的那叫一个惨。
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居住着全国40%的人口,贡献了超过30%的GDP,然而米莱支持的候选人在首都仅获得了34.2%的支持率,远低于正义党候选人卡托波迪斯取得的47.4%的压倒性数据。
当地9月8日开始,基于民众和资本对米莱政府缺乏维持经济改革所需政治支持的担忧,阿根廷资本市场很快就迎来了久违的“股债汇三杀”。
阿根廷政府发行的美元债券成为新兴市场中跌幅最大的品种,2035年到期的基准债券每美元下跌5.3美分,至56美分,收益率飙升至近13%。
阿根廷官方比索在当地市场开盘时一度暴跌7%,随后收复部分失地,报1美元兑1409比索,距离政策制定者设定的交易区间上限仅差4%。
基准梅尔瓦股票指数暴跌逾12%。
阿根廷总统米莱在第一时间就承认了自己在执政能力上的失败,并表示会以负责任的态度来接受这次的选举结果,并在未来作出必要的调整。然而民众对这种表态,似乎并不满意。
所谓的“米莱新政”,表面看起来确实缩减了政府开支,降低了政府债务,但是这也导致了大量就业岗位的丧失。
资料显示,自2023年11月以来,阿根廷已流失近19.6万个就业岗位,其中私人住宅领域和私营部门的正式岗位打击尤为严重。
同期,阿根廷最低工资、基本工资和流动工资水平(SMVM)实际下降了32%,甚至低于2001年危机时的水平,私营部门的平均工资实际购买力也倒退至几年前。
目前米莱在阿根廷的个人支持率已经跌破40%,待到10月26日的全国中期选举之后,米莱所在党派若是输掉了国会半数席位,那么其未来的改革之路,就基本可以宣告结束了。
阿根廷持续近2年的米莱新政到底好不好,想必,还是阿根廷人最有发言权,米莱也是时候走下神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