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能监控预警(24小时布防)
1.AI动态扫描系统
部署专业工具(如慢慢买、鹰眼数据),实时抓取京东自营/POP店铺价格,设置价格阈值红线(如低于指导价15%自动报警)
重点监控“AB链接”套路(前台标正价,客服改价发暗号),日均扫描超10万条链接
2.窜货溯源技术
通过京东物流编码反查货源,锁定违规经销商(某奶粉品牌3个月定位8家窜货商)
订单IP/手机号归属地分析,识别跨区销售证据链
二、平台剿杀组合拳(72小时下架)
▶ 知识产权核打击
商标侵权投诉:针对商品标题/主图盗用®标(成功率>90%)盗图投诉:截图与官网原图对比,48小时下架率85%专利围剿:对低价链接发起外观专利投诉(某家电品牌月均下架230条链接)
▶ 平台自治规则激活
向京东提交《控销产品区域授权白名单》,非名单店铺强制标注“非官方授权”警示标
开通“价格雷达”功能:低于红线价自动屏蔽搜索流量
三、司法重拳追击(斩草除根)
1.律师函饱和攻击
批量发送附证据的律师函(单月发函整改率68%)
2.诉讼索赔公式
判例:某药企起诉获赔单店27万元
3.刑事举报
对假货/恶意窜货向公安机关报案(刑法第140条)
四、源头治理(长效防复发)
▶ 经销商铁腕管控
区域定制包装:华东版喷印“沪专供”紫外码,华南版植入NFC芯片
五级制裁机制:
▶ 消费者心智改造
详情页植入“扫码验真伪,领200元线下券”(将流量导回正价渠道)
包装明示:“非授权渠道购买无法享受质保”
血泪教训:某控销品牌因放任京东低价,导致区域代理反水,市占率暴跌20%!核心逻辑:维价=50%技术监控+30%司法威慑+20%渠道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