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为了得到帮助,他们选择透露了国家前总统米洛舍维奇的藏身之处。
最终,他把国家弄得一团糟,他的去世无人哀悼,大家更多的是感到高兴。
最终,他的结局比他曾经迫害的米洛舍维奇还要悲惨。
情况越来越糟,两人争夺权力。
南斯拉夫的总统铁托去世后,领导人位子空了出来,这让很多人心里都动了念头。
不过像铁托那样精通政治手腕的人并不多,这时米洛舍维奇出现了,相比其他人,他成为领导人的机会最大。
经过选举,他顺利当上了总统。米洛舍维奇上台后,南斯拉夫的政治面貌与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
米洛舍维奇在经济上没有改变原来的政策,只是照着老路走。但在政策方面,他却改变了铁托的做法,变得强硬起来。
米洛维奇在政治上无论好坏,始终坚持铁托临终前的嘱托,从头到尾都没有和西方走得太近。
后来在南斯拉夫内战期间,国家分裂成了多个部分。北约帮助成立了塞尔维亚。
对于北约而言,米洛舍维奇这个强调共和国体制的人也是一个麻烦。特别是他曾是南共的一员,这让北约的人对他特别反感,视他为头号敌人。
由于反对派的攻击,米洛舍维奇很快失去了权力,被限制在家不能外出,连出门都成了奢望。
米洛舍维奇离开后,西方政府成功地把他们的人送进了塞尔维亚的最高职位,这个人就是新总统科什图尼察。
科什图尼察上台后,与前任总统形成了明显的差异,而且他也不再愿意听从西方国家的指示。
鸡蛋不能全放在一个篮子里,西方政府开始寻找新的候选人。这时,佐兰·金吉奇进入了他们的视线。
可能是因为小时候经常遭受父亲的暴力,佐兰·金吉奇学会了如何默默地避开危险。
佐兰·金吉奇自视甚高,他接受了西方政府的邀请,从此与这些政府勾结在一起。
在他的仕途上,西方政府的支持让他如虎添翼,最终他成为了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市的市长。
贝尔格莱德在塞尔维亚非常重要,控制了这座城市就等于掌握了国家的关键,能够直接影响经济和民众的支持。
在后来的选举中,他顺利当选为总理,由于科什图尼察的能力不足,金吉奇实际上掌握了更大的权力,成了事实上的“摄政王”。
在西方政府的支持下,佐兰·金吉奇提出要在塞尔维亚推行西方的民主制度,他的建议很快得到了响应。
正在逃窜的米洛舍维奇却不赞同,眼看就要成功了却突然被阻止,这对西方政府来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为了向西方国家展示诚意,佐兰·金吉奇指示很快将米洛舍维奇逮捕,并送到了海牙的国际法庭。
佐兰·金吉奇通过与国家领导人的协商,获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大约13亿美元的援助资金。
出卖国家谋私利,结局让人痛快!
原本以为能拿到13亿美元就已经很幸运了,但最后佐兰·金吉奇连一分钱都没拿到。
这笔援助并不是无偿提供的,将来有了资金后需要归还,并且在这期间每年还要支付高达两亿欧元的利息。
最终,佐兰·金吉奇非但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反而背上了一大笔债务,这让公众非常不满。为了平息众怒,他不得不在当时的杂志上发表声明,表达自己的后悔和反思。
老百姓对他这种做法完全不认可,佐兰·金吉奇的卖国行为让大家都感到非常鄙视,国内更是不断有抗议活动出现。
面对群众的反对,佐兰·金吉奇明白自己无力回天,只好去找朋友帮忙,但没人理他。
他一下子变成了街上的过街老鼠,迫不得已,佐兰·金吉奇只好把与西方政府的交易公之于众。
他希望人们能理解他的苦心,但没有人支持他,反而大家都批评他,认为他是个不讲道德的人。
佐兰·金吉奇帮助政府借来了大约130亿的外债,这让原本就已经入不敷出的政府更加难以承受。
在一天下午,佐兰·金吉奇这个主要的罪魁祸首,在政府大楼被一名狙击手暗杀,中弹身亡。
佐兰·金吉奇在送去医院的路上因为流血太多不幸去世了。
米洛舍维奇被佐兰·金吉奇送到了海牙法庭,但他一直否认所有指控。即使后来找来了证人,这些人也坚决不愿意出来作假证。
大家都认为米洛舍维奇会在佐兰·金吉奇之前去世,因为他当时正被关在监狱里。但没想到,最先离世的竟然是佐兰·金吉奇。
结束语
这就是自食其果,他为了博取虚名出卖国家,最终却落得个被暗杀的下场。
米洛舍维奇之所以有这么多人愿意为他拼命,是因为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即使面对各方的压力也没有退缩。
对于塞尔维亚人民来说,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个愿意为国家效力的人,而不是为了微不足道的利益而背叛国家的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点此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