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颜论进行时#
钢铁雄师 浴血荣光 桂系第十一集团军抗战纪
烽火年代。一支劲旅。从广西崛起。他们不是中央嫡系。却成为抗日战场上的铁血支柱。国民革命军第11集团军——桂系精锐。一段不该被遗忘的传奇。
1937年8月。江苏徐州。抗战全面爆发后的第二个月。第五战区序列内。一支新部队诞生。首任总司令李品仙。副总司令夏威。下辖第7军和第48军。总兵力约6.2万人。清一色桂系子弟兵。
他们的任务? 死守津浦线南段。阻止日军北上徐州。压力巨大。使命艰巨。
一、淬炼:从广西到全国
桂军根基深远。前身是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统一广西后建立的部队。1926年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参加北伐。战绩辉煌。被誉为“钢军”。
新桂系部队。作风顽强。战斗力强。彭德怀曾评价:“黔军滇军两只羊,湘军就是一头狼;广西猴子是桂军,猛如老虎恶如狼。”
二、征途:主要战役与贡献
第11集团军成立后。立即投入战场。
1938年4月至5月。徐州会战。 李品仙升任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仍兼集团军总司令。指挥桂系第48军、黔军第86军、桂系第84军。在明光、滁县一线实施“以空间换时间”策略。顽强迟滞日军第13师团北进。4月的明光阻击战。第48军第176师师长区寿年。率部依托淮河支流死守7昼夜。多次击退日军渡河攻击。成功掩护了主力调动。
1938年6月至10月。武汉会战。 集团军改隶第四兵团。负责大别山南麓防御。在黄梅广济战役中。第31军与日军第6师团血战。第131师师长林赐熙壮烈殉国。部队伤亡惨重。但仍逐次抵抗。展现了桂军的坚韧。
1939年5月。随枣会战。 集团军防守随县、枣阳一线。第84军第173师师长钟毅。在新街镇与日军第3师团爆发惨烈白刃战。毙伤日军600余人。战斗极为残酷。
1940年5月。枣宜会战。 这是第11集团军历程中悲壮的一页。第173师在唐河遭日军第13师团合围。师长钟毅率部突围时身负重伤。自戕殉国。全师仅存200余人。此役同时。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殉国。集团军奉命接替部分防务。继续战斗。
除了大规模会战。1939年12月的冬季攻势中。集团军所属第31军、第84军曾联合夜袭信阳日军据点。焚毁仓库。因后勤不足未能扩大战果。但体现了主动出击的精神。
三、整编与谢幕
战争锤炼部队。也消耗部队。随着战事推进。桂系主力逐步回归广西序列。1940年9月8日。第11集团军番号裁撤。其部队并入第五战区或转隶其他集团军。
它存在的时间。仅三年余。但它的战斗足迹。深深烙印在抗战史上。
四、反思与铭记
第11集团军是特殊的。它源自地方实力派。却在国家危亡之际。毅然奔赴国难。承担起守土重任。武器或许不如人。补给常受掣肘。但官兵用命。血战到底。
这支部队的兴衰。也折射出复杂的历史环境。既有派系博弈。更有同仇敌忾。
他们为何而战? 为广西?为中国?为不屈的民族魂。
历史会记住。在江淮、大别山、鄂北。曾有一支来自八桂的子弟兵。为保卫这片土地。流过血。付出过生命。他们的牺牲。值得永远铭记。
-全文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