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意昂体育
热门搜索:
你的位置: 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核聚变赛道传大利好,牛股半个月飙升超80%,背后产业链揭晓

新闻动态 点击次数:96 发布日期:2025-10-11 02:48

我国核聚变赛道传来大利好,核电核能概念股逆势大涨,中核国际自9月16日以来涨幅近81%,牛股半个月涨超80%!这背后的核聚变产业到底藏着什么秘密?今天咱就来好好唠唠。

10月1日,在安徽合肥科学岛,一座巨型钢铁建筑物有了关键进展,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的主机核心部件杜瓦底座成功研制和落座啦。这可不得了,标志着BEST项目主体工程进入部件研制和工程安装加速的新阶段。其实早在2025年5月1日,BEST项目的总装工作就正式开始了。

总装工作可是BEST项目建造过程中特别重要的环节,得把超导磁体系统、磁体馈线系统、杜瓦、冷屏、包层以及偏滤器等聚变堆部件,精确安装到主机基坑内。在BEST项目主机大厅里,六台液压千斤顶配合激光跟踪仪,把重达400吨的杜瓦底座毫米级精准落位。中科院团队透露,这安装过程运用了航天级姿态控制系统,每调整0.1毫米就得同步校验12个支撑点的受力数据,这不仅创下了超大型部件安装领域的新纪录,还为后续6700吨主机的稳定运行打下了基础。

再看看全球和我国核聚变的发展情况。过去五年,全球聚变行业那可是呈现爆发式增长,当前总投资金额已经接近百亿美元。可控核聚变技术路线主要分为磁约束聚变、惯性约束聚变,其中磁约束聚变被业内普遍认为是最有可能率先实验成功的核聚变发电技术途径,主攻方向是托卡马克装置,安徽合肥的BEST装置就是其中一个项目。

今年以来,我国核聚变产业化进程呈现出重大科研突破和核心工程推进的“双轮驱动”式前行。我国三大核聚变装置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25年1月,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东方超环”(EAST)实现了1亿摄氏度高温下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1066秒,刷新稳态运行时长纪录,为聚变堆稳态运行提供了关键验证。

2025年3月,中核集团新一代托卡马克装置“中国环流三号”实现原子核温度1.17亿℃、电子温度1.6亿℃的“双亿度”运行,综合参数达国际先进水平,正式进入聚变燃烧实验阶段。今年10月BEST项目成功实现杜瓦底座落位,朝着2027年完成建设并首次演示聚变发电的目标加速迈进。

我国民营企业的核聚变探索也有突破,2025年4月,新奥“玄龙 - 50U”球形环氢硼聚变装置实验实现高温高密度百万安培(兆安)等离子体电流,这是目前国际上首次实现百万安培氢硼等离子体放电,标志着新奥“玄龙 - 50U”装置跻身国际球形环先进行列,迈出氢硼聚变商用化的重要一步。

核聚变商业化时间也逐渐清晰起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李建刚认为,最迟到2030年,一定能让第一盏“核聚变灯”在中国点亮。BEST项目“点灯”的目标时间点也是2030年,这意味着当前聚变产业已经迈入关键十年。截至目前,我国主要的可控核聚变装置已经累计达到15个,分别分布在安徽、四川、江西、上海、河北、湖北、陕西等省市。

中国核聚变产业加速发展的背后,是一个“国家战略资本 + 地方产业资本 + 民营创新资本”共驱的结构正在形成。以BEST项目为例,作为该项目主导建设方之一的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5月,初始注册资本50亿元,并在2024年6月增至145亿元,股东涵盖安徽省与合肥市国有平台、中央企业、中国科学院及社会资本。其中,中央企业为中国石油昆仑资本,社会资本则为蔚来汽车旗下资本。

我国聚变产供链体系也初步成立了。由中核集团和中科院为代表的两大聚变能研究机构分别牵头成立产业联盟。中核集团牵头成立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包含33家中央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民营企业,目标是把握未来产业关键环节,探索聚变能创新体系能力建设,完成聚变产业生态培育、全产业链体系打造。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研究牵头成立聚变产业联盟联合合肥合锻、中国一重、上海电气、西部超导等相关企业、科研院校、服务机构,旨在统筹加快聚变能源核心技术攻关。上面提到的BEST装置的供应链,由16家A股上市公司构成。上海电气供应了项目的TF线圈盒,西部超导为BEST项目批量供应超导线材,百利电气参与了BEST项目的杜瓦结构研发与制造,安泰科技子公司则为BEST项目研制了钨铜复合片。

10月3日,港股三大指数调整,可核电核能概念股逆势集体爆发。截至收盘,中核国际涨21.30%,上海电气涨14.19%,中国核能科技涨13.79%,哈尔滨电气、东方电气等跟涨。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