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行最近半个月悄悄干了件大事:连续三次“开闸放水”,累计向市场注入6000亿元资金! 8月7日放7000亿逆回购,8月15日再补5000亿,8月25日又要砸6000亿MLF。 三连操作后,A股应声暴涨,沪指时隔十年突破3800点,科创50单日飙涨8.59%,芯片、算力板块集体涨停。 国家队和险资万亿资金托底,散户跑步入场,这场由真金白银推动的行情,正演变成一场全民狂欢……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
央行“补水”组合拳细节
8月7日,央行突然公告开展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期限3个月。这是本轮“放水”的第一枪,直接向银行体系注入短期流动性。
8月15日,央行再度出手5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期限延长至6个月。 叠加当月到期的4000亿元3个月逆回购和5000亿元6个月逆回购,净投放3000亿元。
8月22日,央行预告25日开展6000亿元MLF操作。 由于8月MLF到期量仅3000亿元,此举再净投放3000亿元。 至此,8月中期流动性净投放总额达6000亿元,规模为2025年2月以来最高。
政策背后的高层定调
7月30日政治局会议明确要求“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强调保持流动性充裕。
央行在下半年工作会议中重申“综合运用多种工具引导信贷合理增长”,并将“促进物价回升”列为政策重点。
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罕见使用“落实落细”表述,释放强化宽松力度的信号。
A股市场的直接反应
8月22日,沪指突破3800点,收于3825.76点,创十年新高;深成指涨2.07%,创业板指涨3.36%,科创50指数暴涨8.59%。
半导体、算力板块全线爆发:寒武纪涨停创历史新高,龙虎榜显示沪股通单日买入11.48亿元;中芯国际、云天励飞等20余只芯片股涨停。
两市成交额连续多日突破2万亿元。 8月18日达2.75万亿元,创历史第三高,市场活跃度逼近2024年峰值。
增量资金的真实图谱
险资成为最大“扫货主力”:过去一年直接投资A股激增约1万亿元,2025年内增长超6400亿元。 头部险企单家增持规模达千亿级别,平安资管举牌中国太保H股引发市场关注。
散户加速入场但仍存犹豫:7月新增开户数196万户,同比增70%,但环比仅增19%。 居民55万亿超额储蓄中仅22%配置于股市,潜在入市资金超10万亿。
杠杆资金强化趋势: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6月以来净流入超2000亿元。 资金集中涌入算力、半导体板块,前十大融资个股持仓占比升至31%。
外资开始修正“低配”:6月外资净流入A股27亿美元,对冲基金交易量达四年峰值。 安联中国精选基金年内回报近60%,外资机构称“估值重估不依赖放水,而是长期竞争力”。
历史相似性验证牛市逻辑
当前市场与2009年、2014年流动性牛市高度相似:均呈现“社融回升+银行信贷扩张+股债资金再配置”特征。
国投策略指出,主动信贷扩张驱动的流动性逻辑未破坏。华创策略补充,在实物通胀回升前,股市成为剩余流动性核心承载器,赚钱效应正吸引增量资金形成正循环。
国家队资金通过ETF托底市场后,险资与散户接棒入场,形成“政策底→资金底→市场底”的传导链条。